长大后,我终于成为了科学家的同学

作者:百度同学2019.09.05 02:55浏览量:1401

简介:从曾经的科幻电影,到如今的改变发生,AI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尽管距离克里人至高智慧[1]那样的存在还有着相当的差距,但“小度小度”这样的

文心大模型4.5及X1 正式发布

百度智能云千帆全面支持文心大模型4.5 API调用,文心大模型X1即将上线

立即体验

从曾经的科幻电影,到如今的改变发生,AI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尽管距离克里人至高智慧[1]那样的存在还有着相当的差距,但“小度小度”这样的智能助手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背后,是一群热爱生活,又怀揣梦想的百度同学。前阵子,几位来自百度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就凭着硬核实力受邀参加了人工智能界的顶级会议——AAAI[2]。

 

2019年1月27日-2月1日,第33届国际人工智能顶会AAAI在美国夏威夷召开。本届大会百度共有15篇论文被收录,多位百度重量级科学家、研究者受邀赴会作演讲,同时通过展台宣传、Job Fair宣讲等方式,进一步向全球展示百度AI技术全面的发展。

 

AAAI百度「代表团」

 

最近,我也有幸邀约到了其中三位同学的采访时间,跟他们好好聊了聊学术大佬背后的平凡和不平凡。

 

接下来就是我和浩博士、铭飞博士和搏扬博士这三位学术界大牛的「聊天记录」。

 

1

科学家的24小时

 

科学家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我们要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答案:

 

浩博士的工作日作息时间????

 

铭飞博士的工作日作息时间????

 

搏扬博士的工作日作息时间????

 

吃饭、睡觉、工作、健身,没想到这群颇有建树的学术大牛,生活和工作也平衡得很好。

 

但他们的人生也注定是不凡的,就算刨去人工智能这样酷炫词汇的光环,依然可以看到这群大佬在谈起科技和未来时眼中兴奋的光芒。

 

今天,三位博士就给我们分享了学术生活背后的「人生算法」,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科学家视角吧。

 

2

“做学术不能怕问题新。”

 

浩博士是研究智能出行的数据科学家,加入百度一年来,他非常开心。

 

在工位的浩博士

 

不仅因为能够在这次竞争激烈的国际会议中脱颖而出,更因为和在大学或研究机构里略有不同,百度总能提供一线的应用场景,这让他的研究更加聚焦,研究成果也更有impact

 

当这个研究方向恰好是他感兴趣且内心认同的时候,学术研究这个略显枯燥的词就拥有了无处安放的魅力。

 

在百度,他时时能感受到并存的压力和动力。因为在这里,研究要以落地为目标,可做或值得做的问题往往都处在一片崭新的领域。

 

面对外界的压力,浩博士笑着表示,其实这样也不失为一种机遇,因为这非常符合他对学术研究的看法:

 

「做学术不能怕问题新没人做过,要有工匠精神[3],只有这样,才能更彰显个人价值,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他同时也坚定地认为学术研究不能只是空中楼阁,而是真正要为这个世界的改变做些什么的。至于原因,浩博士也是很真实了:「单纯发表论文为目的会让研究的过程变得很痛苦。」

 

这就是浩博士,一位对学术乐在其中的学者,一位正在改变世界的人工智能科学家。

 

3

“把事儿变成可追踪的列表。”

 

铭飞是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在读博士,同时也是百度最优秀的实习生之一。

 

在学校的铭飞博士

 

他的研究方向和人息息相关,他所在的百度人才智库团队更是将人力资源管理AI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百度TIC系统

 

也许是研究方向的原因使然,铭飞对人类的发展极为感兴趣。《人类简史》[4]是最近他手边最常见的一本书,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探寻文明兴亡的规律,是这位学术大牛的独家浪漫。

 

在我看来,这份追寻万物规律的好奇心,或许就是铭飞博士有所成就的重要推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好奇心是使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毅力和耐心的源泉。」而在一家AI公司进行学术研究,好奇心更是一切的基石。

 

铭飞是初次参加AAAI,经过层层筛选的论文入选让这位「新人」兴奋不已,更让他激动的是:人工智能本身已经是世界前沿的科研话题,那站在这里,就意味着站在世界的最前端。

 

在这一刻,他们将不仅仅是从业的研究者,更是这个世界的变革者,和人类未来的探索者。

 

除此之外,铭飞还分享了一些工作生活上的小tips,让我受益匪浅。对他而言,工作内容很繁杂,又要同时兼顾多种角色,有规律地制定、执行和调整计划就成了一个很有用的习惯。

 

他说:「我会把需要完成的事情整理成一个列表,然后每天花一点时间,去追踪哪些完成了,哪些为什么卡住了,下一步怎么办。这样即使是在事情繁多的时候也不会遗忘和产生混乱,让生活和工作更有条理。

 

饱含好奇心地去观察世界,有条理地去规划人生,又时刻准备着为这个世界出一份力量,这就是独一无二的铭飞。

 

4

“做好研究,有四个办法。”

 

第三位大咖搏扬博士则和先前出镜的两位不太一样。

 

在美国的搏扬博士

 

 

在离开迪士尼和流利说后,搏扬带着积累多年的技术和科研底蕴加入了百度美国研究院。而AAAI对他来说则是轻车熟路,再次出席顶会,搏扬比起浩博士和铭飞博士要少几分兴奋,多几分挚友重逢的默契。

 

但对搏扬来说,这次AAAI又有一点不同。在日常工作中,不管是数据标注还是计算资源,百度的支持都是十分给力。但他没想到百度对学术会议也会有如此强有力的支持,甚至在这样一场前沿会议上,有诸多同学前来投递简历。

 

AAAI期间热闹的百度展台

 

当从学术会议回到日常工作,搏扬其实和其他两位别无二致,其中一个相似点就是他们同样热爱读书。

 

《创新者的窘境》[5]是搏扬博士最近正在读的一本书,人工智能的发展与逐步成熟对于这个世界是颠覆性的,从业已久的他深知这点,那么在这样的世界如何保持创新就成了一大难题。

 

企业层面或许需要更多的群策群力,但在个人层面,搏扬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如果想要保有创新力地做出好研究,就需要做到四点:

 

  • 理解前沿,对专业领域认知准确,宏观把握

  • 理解应用,识别关键问题,学会从商业角度思考

  • 理解数据,数据内部结构和重要特征启发算法设计

  • 理解算法,深入理解算法优缺点,才能选择、组合、改进

 

AI时代已经到来,在我看来这四点其实也是「AI思维」的基础,让自己始终了解世界,从而可以发现空白,持续创新。这个已经有所成就的科学家搏扬,也还在坚持着这四点要求,努力做着每一份研究,努力为改变世界再添一笔。

 

+++

 

秉持着工匠精神的浩博士,永远保持好奇心的铭飞博士,不断创新突破的搏扬博士,他们既是为改变世界而努力的百度同学,也是闪闪发光的人工智能科学家。

 

在工作中深耕学术,用科研成果赋能现实和未来,这样的人生也是有点酷。

 

硬核大佬们,很高兴和你们做同学!

 

==============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百度同学”

欢迎搜索关注

 

[1]克里人至高智慧,漫威漫画旗下角色,由克里人制造的生命计算机。

[2]AAAI,国际人工智能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之一,由人工智能领域主要学术组织的美国人工智能协会主办。本届大会共收到7700余篇有效投稿,其中7095篇论文进入评审环节,最终有1150篇论文被录用,百度独占15篇,展示中国AI速度。

[3]《工匠精神》by Alec Foege,浩博士的推荐。时代一直在变,技术一直在变,但是解决问题的工匠精神不变,且将一直是展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

[4]《人类简史》by尤瓦尔·赫拉利,铭飞推荐读物。一部结合了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的历史著作。虽然书里的观点有时候不是很严谨而且有争议,但是瑕不掩瑜,从多个角度来解读人类发展进化的方式让人脑洞大开。世界上的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在某一种体系下看似偶然的结果,换一个体系看也许就是一种必然。总之,这是一本很有启发的书。

[5]《创新者的窘境》by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搏扬推荐读物。哈佛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深刻分析了为什么很多大公司无法创新,从而被小公司超越。而小公司变成大公司之后,又被另外一批小公司超越。为什么管理层不能吸取教训?为什么历史会一再重演?本书提供了有力的答案。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