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白菜的云原生之旅
2020.01.09 22:36浏览量:3173简介:有一天,女朋友突然问我:“能不能跟我讲讲,你每天在开发的这些“天合”云原生平台、容器引擎、微服务,都是做什么的呀?” 我说:“可以啊。简单来讲,我们的产品就是
文心大模型4.5及X1 正式发布
百度智能云千帆全面支持文心大模型4.5/X1 API调用

第一步,构建容器
假设你在一个叫做“百度智能云”的农场中买了一块土地,打算开始种植白菜。
传统的做法是将白菜苗直接栽种在你的土地里,但是这就意味着你种入土地的白菜只能在固定的位置生长,每一颗相邻白菜之间还会互相争夺肥料、水分,并且要面对很多其它的虫害威胁。

第二步,容器部署和编排
构建出大量种着白菜苗的容器之后,下一步就是怎么把它们合理放置在客户购买的土地上,需要考虑不同品种的白菜对阳光、温度、密度的需求各不相同,并且需要最大化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容器部署与编排。

第三步,应用托管与治理
客户的白菜苗通过容器已经铺满了百度智能云上的土地,接下来我们就要帮助客户观察和维护它们,确保它们可以健康生长。所以应用上云的第三步,就是在云中托管和治理它们。
“百度云原生微服务应用平台CNAP”是百度智能云中的应用托管和微服务治理平台,应用托管很好理解,就是提供了多种工具帮助客户“照料”在云中的应用,而微服务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可以理解为通过更细的粒度对整片“农场”进行管理,实现更加精细化的运营。
比如在监控方面,CNAP提供了资源层面的监控,监控容器运行的土质、水分等等;应用层面的监控,监控白菜本身的生长状态、是否健康;甚至还提供了服务和方法层面的监控,可以深入观察白菜的内部结构,当它状态不健康时可以帮助分析根本病因。
除监控以外,CNAP还提供了大量的工具,日志的采集和分析功能,让客户可以随时追溯白菜的生长轨迹,优化未来的运营;报警能力,可以在农场发生灾害时第一时间进行通知;跨区域的应用管理,让客户可以同时将白菜种植到全国多个农场,并且只在一处进行管理……
最后,还有无服务器技术和边缘计算
有了前面的构建容器、部署编排、托管治理,一个云原生应用的基本生命周期就已经完整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云原生当中的一些新的领域,比如说无服务器技术和边缘计算。
无服务器技术就像是无土栽培,客户甚至不需要购买土地,直接提供想要种的白菜苗,我们的“函数计算CFC”或者“容器实例BCI”产品就可以将其培育成可以食用的白菜。 而边缘计算与无服务器技术密不可分,有了无土栽培之后,我们甚至可以将种植白菜的容器通过“CDN”快递到你的家中,让你可以随时随地食用最新鲜的蔬菜。这个就是百度智能云上的“边缘计算BEC”产品。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