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IM跨平台技术学习(七):得物基于Electron开发客服IM桌面端的技术实践

作者:JackJiang2023.03.31 11:37浏览量:385

简介:本文要分享的是得物技术团队基于Electron开发客服IM桌面端的技术实践过程,内容包括桌面技术选型

本文由得物技术团队Uni分享,即时通讯网收录时有内容修订和排版优化。

一、引言

本文要分享的是得物技术团队基于Electron开发客服IM桌面端的技术实践过程,内容包括桌面技术选型、Electron的基础概念、具体的实施技术方案、遇到的棘手问题等。
Electron社区虽然很活跃,但是不一样的场景遇到的技术问题,几乎找不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我们很多都是在探索过程中不断的去完善,希望本文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学习交流:

(本文已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4159-1-1.html)

二、系列文章

本文是系列文章中的第7篇,本系列总目录如下:

  • 《IM跨平台技术学习(一):快速了解新一代跨平台桌面技术——Electron》
  • 《IM跨平台技术学习(二):Electron初体验(快速开始、跨进程通信、打包、踩坑等)》
  • 《IM跨平台技术学习(三):vivo的Electron技术栈选型、全方位实践总结》
  • 《IM跨平台技术学习(四):蘑菇街基于Electron开发IM客户端的技术实践》
  • 《IM跨平台技术学习(五):融云基于Electron的IM跨平台SDK改造实践总结》
  • 《IM跨平台技术学习(六):网易云信基于Electron的IM消息全文检索技术实践》
  • 《IM跨平台技术学习(七):得物基于Electron开发客服IM桌面端的技术实践》(* 本文)

三、业务背景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商家客服也纳入了我们的服务范围,商家客服工作台的定位是通过工具和数据服务商家,一站式解决用户购买咨询诉求。通过工具和运营策略协助商家提升服务品质,让品牌商家有动力运营好潜在的客户,从而达到提升用户服务的目标。

已有web端聊天系统的前提下,商家客服为什么要迁移桌面应用?

首先我们收到部分商家客服反馈:

用户是上帝,我们是很重视用户的反馈的,所以首先我们想的是如何在web端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们逐一分析下以上问题我们能不能在网页端解决呢?

1)针对客服A同学问题:大多数客服职场的台式机是不会安装音频设备,如果人家没音频,没外音,我们能强迫他买个播放器吗,那肯定是不能.,如果是自营客服还有点处理方案,真需要,公司可以统一采购,但是ToC的显然不能强制做什么事情,所以此问题无解.

2)针对客服B同学问题: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是这样的,在一屏既有web浏览器,又有其他应用如飞书之类的PC应用叠着放,web notification通知由于是浏览器级别的,提醒不到最上层,浏览器的提醒确实有点弱(看不到提醒会影响到客服的首响,首响会影响客服的绩效,咱公司对于用户的服务效率是比较严格的),所以此问题无解。

3)针对客服C同学问题:em。。。好的,您说的对,web网页给商家客服的感觉就是我们平台有点赶不上形势。

基于上面的一些场景,想必大家已经对为何做桌面应用有个初步的了解。下面以一张图来看下Web应用跟桌面应用的区别。

四、技术选型

为什么会选择Electron而不是其他应用开发框架?

4.1、Electron架构简介

Electron的构成主要是上面的3个大模块,每个模块各司其职,让Electron有了桌面应用的能力。

逐个理解Electron的3个大模块:

  • 1)Chromium:可以为Electron提供UI渲染能力,再加上Chromium本身就是跨平台的,所以也不用考虑代码的兼容性(只要有Chromium,就能用JavaScript,HTML,CSS这些前端开发工程师所熟知的三剑客来开发页面);
  • 2)Node.js:Chromium并不具备原生GUI操作的能力,所以Node.js正好补足了这个能力(能够调用操作系统的底层 API,比如path、fs、crypto 这些模块,甚至能集成C++);
  • 3)Native APIs:Native API让Electron有了跨平台和桌面端的原生能力(比如说它有统一的原生界面,窗口、托盘这些)。

4.2、Electron与其他框架的区别

下面是Electron与Native、QT、NW应用的对比图:

如上图所示:

1)Native(C++/C#/Objective-C)不管从原生体验、包的体积、性能方面来说都是最佳的选择,但是开发门槛高、迭代速度慢;
2)QT是基于C++的跨平台开发框架,跨平台应用十分广泛(Mac、Windows、ios、Android、Linux、嵌入式),众所周知的WPS就是用QT开发的。性能很好,甚至于可以媲美原生的体验,但是整体门槛还是比较高的;
3)Web技术的代表Electron 和 NW.js ,相比之前选择Electron,Electron有非常活跃的社区(有102k star),有Atom、vscode这样的大型应用都是基于Electron开发的,性能相比于natvie是肯定要差一些,但综合来看,Electron是作为开发桌面应用的目前首选;
4)值得一提的是Flutter desktop,从渲染原理看flutter是skia自绘性能优于Electron,但问题还是稳定性和生态。Electron由于是nodejs+chromium,前端的生态可以直接用,所以Flutter desktop就不纳入考虑范围的,但值得关注。
除了以上这些,最主要的一点:Electron能快速交付,业务层复用web系统的代码,只需要关注主进程就好了,并且也能满足业务需要的系统级别的一些功能。

五、技术实现

5.1、项目架构

首先介绍下Electron框架里面两个重要的概念主进程和渲染进程。

1)主进程:主要负责创建和管理BrowserWindow实例以及应用程序事件。它可以执行注册全局快捷方式,创建系统菜单和对话框,响应自动更新事件等操作(主进程以及所有Node.js模块中都提供了一部分Electron API);
2)渲染进程:渲染过程负责运行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渲染进程中提供了所有DOM API、Node.js API和Electron API的子集。

如上面截图:打开Electron项目之后会有多个进程,一个项目有且只有一个主进程,创建窗口等有关系统事件写在主进程中进行,但是渲染进程可能有多个。

那为什么会有多个渲染进程呢?

Electron应用是Chromium内核,所以多进程的架构也来源于Chromium,Chromium会单独运行每个标签,任何一个标签页崩溃了都不会影响到其他标签。因此,每个进程在自己的空间中运行,由操作系统调度。如果某个进程触发了无限循环,也不会导致整个应用down掉。

在上文说到两个字“迁移”:是的,我们在开发桌面应用之前有非常成熟的web端商家客服聊天系统了,所以我们在开发桌面应用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是关心主进程的,渲染进程并不太需要关心。

5.2、主进程功能模块

5.2.1通信模块

主要是调用Electron框架本身的API以及通用方法的封装:

5.2.1.1)主进程到渲染进程的通信:

5.2.1.2)渲染进程到主进程的通信:

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是在主进程开启了nodeIntegration: true之后在渲染进程里面可以使用window.require(‘Electron’)来引入写通信相关代码:

方案二:是需要在主进程编写preload.js(在初始化窗口的时候引入):

5.2.1.3)通信的同步和异步问题:

异步:渲染进程->发送->主进程

同步:渲染进程->发送->主进程

5.2.2菜单模块

主要是调用Electron框架本身的API,满足快速扩展菜单功能以及自定义菜单功能:

但是商家客服项目没用到原生菜单,而是用了自定义的菜单。

没有使用原生菜单的主要原因是:

1)原生菜单样式较死板,不能调整;
2)自定义编写菜单能有各种自己想要的功能,可控制其展示。

5.2.3 托盘模块

托盘属于系统级的操作,所以是在主进程中设置的。在开始之前需要注意的地方,设置托盘必须在程序ready之后。

实现较简单,代码如下:

5.2.4 异常处理模块

主要调用Electron框架本身API,结合Node.js API,检测系统异常后自动刷新并上报,渲染进程的异常已经使用sls&arms处理,主进程的异常主要是通过Electron的crashReporter API来记录日志

上面提交参数有两个需要注意的点:

1)submitURL 是以post方式上传;
2)extra 一个你可以定义的对象,附带在崩溃报告上一起发送(只有字符串属性可以被正确发送,不支持嵌套对象)。

5.3、渲染进程功能模块

渲染进程的代码大部分跟商家客服IM web端一致,很多只是迁移即可。

5.3.1登录改造

登录信息本地化,在登录成功的时候,把账号信息缓存,下次打开应用的时候客服无需再重新输入,直接从缓存获取即可。

逻辑如下图所示:

5.3.2静态资源

传统Web应用,将项目代码部署服务器,项目运行时,访问的是服务器静态资源,现在版本发布流程,走的是cdn资源,总而言之都是通过网络获取。

Electron提供将静态资源打包到安装程序,在安装时,将项目文件同步安装到用户电脑,使其具备访问本地文件,减少了请求占用资源。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善因网速问题导致的静态资源不能实时获取,页面白屏问题。

5.3.3 数据存储

Electron应用里面的数据存储是通过Electron-store第三方库来实现的。

实现比较简单,如下:

5.3.4 渲染进程打包

这块为什么要单拎出来讲渲染进程打包呢,是因为web项目迁移变成应用渲染进程的时候不能像web应用一样直接打包,需要调整请求API代码,API前缀需要区分本地调试和应用环境。

代码如下:

使用Electron, 将项目打包成离线应用。使用file协议,在本地读取静态资源。但是ajax请求如果用相对路径,打包之后,会直接找到根目录。如下截图。

所以打包的时候需要给ajax提供完整的url路径。

六、技术挑战

6.1、概述

我们在从0到1搭建商家客服IM桌面端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原因是Electron社区虽然很活跃,但是不一样场景遇到的问题,几乎找不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所以很多都是在探索过程中不断的去完善。

这里主要围绕发布构建流程和安全性来讲下,我们是怎么解决的。

6.2、安全性问题

Electron客户端的安全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都遇到了哪些安全问题以及我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具体如下:

1)渲染进程XSS:Electron实现的桌面端软件渲染层的原理实际是通过chrome内核渲染的,同样存在XSS注入的风险(举个例子:在html页面中可以执行命令: ,就可以打开当前操作系统的计算器。接入了公司统一的XSS治理方案,该问题即得到解决);
2)用户认证信息泄漏问题:商家客服桌面端登录调用商家的授权接口,APP网关有校验,可以确保登陆没有问题;
3)本地缓存明文读取问题:本地数据泄漏(例如:indexDB、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等),我们主要用加密和解密算法对本地缓存信息进行处理。
没有绝对的安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提高安全门槛,过程中我们也积极同公司的安全部门进行沟通,让他们排查桌面端发布之后的安全漏洞,最终验证都是满足安全标准,符合发布的条件。

6.3、发布构建流程

应用发布涉及到渲染进程和主进程,渲染进程主要是负责给主进程提供渲染包,主进程使用Electron-builder库来打包部署所发布的包。

前面已经说过:Electron的好处是可以无缝集成web端的业务逻辑代码,这里上图左边红色的是web端构建出的产物,我们会把这部分构建产物同步到主进程的app/render目录下(即渲染进程目录),这样在打包应用包的时候,就能集成渲染进程的业务逻辑,而不需要维护两份web端的代码。

此方案还存在不少的缺陷:由于生产构建环境需要window环境,所以暂时不支持在远程打包,目前都是在本地window机器上打出完整的包之后再上传到CDN,商家客服通过加载CDN的更新包来替换本地安装文件,实现软件的本地安装。

6.4、应用更新问题

应用开发离不开“更新”这个话题,比如飞书应用会时不时弹出一个更新窗口,让你选择是否更新。我们的商家客服IM在推广桌面应用之后,也存在更新这个问题。

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将业务需求更好的同步给商家使用,这是商家客服桌面应用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6.4.1全量更新:手动下载安装

这是最基础的更新模式,主要思路是在打开app(其他时候也行,我们业务主要是打开app的时候)的时候访问远程的json文件,文件内容包含版本号,更新内容等等最新版本的信息,拿到远程版本号会跟本地应用版本号做比较,如果版本号不一致,就询问用户是否更新,需要更新的话会下载到本地,用户手动点击安装即可。

这个更新方式不推荐使用,如果你的应用一年更新一次,ok,是可以这么做的。

6.4.2增量更新

在网速快的情况下,全量更新跟增量更新几乎是没有区别的。但是网速慢的情况下它俩之间的差距会被放大,用户体验不是很好。

我们不能想当然的以为所有用户网速都很好,这是不现实的,所以不管是PC应用还是移动端应用,大多数情况下是需要做增量更新。

下面表格是网速不一样情况下的下载耗时对比:

6.4.3增量更新方案1:electron-updater

现在就开始介绍我们在商家客服IM应用(windows应用)中是怎么实现增量更新功能的。

更新在大的分类上区分全量以及增量更新,在每个小分类里面也区分强更新、弱更新(业务上的区分,底层实现没区别)。

简单来说:

1)强更新指的是用户必须更新,不更新将无法使用系统功能;
2)弱更新指的是用户想要的时候再去触发应用的更新,完全由用户自主选择。

更新流程:

其中electron-updater作用于“更新应用”这个节点,主要是依赖新旧版本blockmap文件的对比来实现增量更新。

下图为electron-builder打包出来的release包,每次打包都会有对应的blockmap文件。

electron-updater更新实现主要流程分两大步。

生产的blockmap文件:

1)使用7z压缩安装包;
2)读取安装包的header;
3)计算出每个file的offset和end得到相应的hash生产blockmap。
使用blockmap文件:

1)下载云上的blockmap文件跟本地blockmap文件对比(从上面截图可以看出blockmap文件很小,所以下载并不会对应用性能产生影响);
2)使用range,request(范围请求)请求更新内容的部分。

6.4.4增量更新方案2:文件替换

还有一种增量更新方式就是文件替换,只更新需要更新的模块。

这种方式只更新需要渲染进程的资源,大部分情况下主进程的资源不用更改,所以下载的资源会比较小,更新较快。因为是在线热更新,更新完成后不用重新启动软件,只需要刷新页面重新加载资源即可。

其实之前我觉的这样的思路挺好的,看下面的流程图也是可以实现的,也很符合商家客服桌面应用产品需求。

可是后来发现其实忽略了以下两个点:

1)替换用户本地文件这个本身有权限问题(比如windows用户安装到了C盘,写入文件是有管理员权限限制的);
2)文件被占用问题(众所周知,当文件夹中存在正在被占用的文件时,删除会失败)。
所以在覆盖原文件同时需要退出应用避免占用,所以这个方式也不是很可靠。

七、遇到的问题

我们在基于Electron开发客服IM桌面端的过程无疑遇到了很多问题,我拣主要的几个问题分享一下。

问题一:Electron 的硬件加速功能,在 win7 或者 Linux 系统上,容易出现黑屏或者卡死:

解决方案:判断是不是win7及以下系统,如果是app.disableHardwareAcceleration(),禁用当前应用程序的硬件加速。

问题二:“Uncaught ReferenceError: require is not defined”:

这个报错是试图在渲染进程使用node的时候出现的,不是不能用,只要开启 主进程的nodeIntegration: true就好了, 但不建议(有安全问题)。

解决方案:

问题三:“Note:you may have one or two (large) stale temporary file(s) left in your temporary directory (Generally this only happens on Windows 9x)”:

这个是打包了半天都打不出来一个完整的包的情况下出现的。

解决方案:当时是因为我没删除原来的包导致我放打包文件的C盘满了。所以删除一些缓存就好了,nsis打包大概率都是跟磁盘有关。

问题四:下载npm包特别慢:

解决方案:yarn安装、Electron相关的包优先使用淘宝镜像安装、使用公司镜像安装公司内部包。

八、本文小结

一路开发下来,感慨很多。

作为公司第一个Electron应用,不管是在开发上,打包上,或者说在部署上,都遇到了一些挑战。

在网上也没有比较详细的文档,外面做的好的也不会把详细方案分享出来。但是即使遇到了这些问题,也不能否认Electron是目前最适配于我们业务目标以及适配于开发资源的一个框架。

目前我们已有线上稳定版本,也逐步在推广到全部商家客服。

接下来需要完善的开发流程,克服的技术难点有很多,商家客服工作台应用也会越来越完善。

九、参考资料

[1] Electron官方开发者手册

[2] 快速了解新一代跨平台桌面技术——Electron

[3] Electron初体验(快速开始、跨进程通信、打包、踩坑等)

[4] Electron 基础入门 简单明了,看完啥都懂了

[5] vivo的Electron技术栈选型、全方位实践总结

[6] 融云基于Electron的IM跨平台SDK改造实践总结

[7] 闲鱼IM基于Flutter的移动端跨端改造实践

[8] 网易云信基于Electron的IM消息全文检索技术实践

(本文已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4159-1-1.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