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在语音交互的应用
2025.09.25 13:27浏览量:4简介:端到端语音大模型统一识别理解合成链路,低时延、可打断、抗噪与多方言适配,交互更自然顺畅,更贴近真人感
在语音交互领域,传统多模块方案将语音识别、理解、生成等功能拆分处理,流程繁琐复杂。与之不同,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就像一个 “全能大脑”,从接收语音输入到给出语音回复,一气呵成,直接对原始音频进行处理,中间无需复杂的模块转接,特别适合需要快速、流畅语音交互的场景,如智能客服、语音助手等。
当前语音交互面临诸多痛点。一方面,识别与理解的割裂,使语音识别后转文本,再进入理解模块,易造成信息损耗,像一些口语化表达常被误判;另一方面,处理链路长导致时延明显,用户说话后要等较长时间才有回应,体验感差。在打断功能上也不顺畅,当用户想中途打断机器说话时,系统难以及时响应。此外,噪声干扰下,语音识别准确率大幅下降,不同方言、口音更是增加了识别难度。
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则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其端到端链路简化了处理流程,减少中间环节损耗,让信息传递更高效。低时延增量生成技术,能让模型边接收语音边处理,快速给出初步回应,随着语音输入不断完善答案,大大降低时延。语义对齐机制可精准关联语音与语义,避免理解偏差。面对连续对话与打断,模型能跟踪对话状态,及时响应打断操作,保障对话自然流畅。同时,采用稳健性策略,如抗噪训练等,提升模型在复杂环境下对语音的处理能力,有效克服噪声、方言和口音问题。
百度发布的业界首个基于Cross-Attention的端到端语音语言大模型,可谓是正式开启了语音交互新纪元!该模型不仅能够精准识别包括重庆、广西、河南、广东、山东等地在内的多地方言,还能实现情感饱满、自然流畅的对话交流,让用户仿佛在与真人对话。其中几个核心创新点如下:
- 业界首个基于Cross-Attention的语音语言大模型:百度首次将Cross-Attention机制应用于语音语言大模型中,实现了语音与文本之间的深度跨模态融合。
- 高效的全查询注意力EALLQA技术:采用隐式RNN两级位置编码,训练时在128空间上的MHA,推理在模型各层共享的512空间上的MQA,将KV cache降低到几十分之一,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推理效率。
- Encoder与语音识别结合:实现对用户question的极速理解,计算量显著降低10倍。
- Decoder与语音合成结合:依赖大模型强Context理解能力,直接生成语音合成所需的文本、情感、风格以及TN、多音字、韵律等信息。
- 流式逐字的情感语音合成:业内领先的流式逐字语音合成,结合大模型实现多情感、超自然合成效果,同时语音语言大模型与合成系统一体化输出,打造极致性价比。
端到端语音大模型为语音交互带来质的飞跃,极大提升交互体验与效率。未来,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其将在更多领域落地生根,进一步改变人们与机器交互的方式,创造更智能、便捷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详情查看→https://cloud.baidu.com/product/speech/chatbot
📑测试申请→https://ai.baidu.com/consultation/cooperation?from=cloud&referrerUrl=/tech/speech/chatbot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