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被“秒解锁”?活体检测+3D人脸识别让刷脸更安全

作者:da吃一鲸8862024.01.07 19:56浏览量:51

简介:在数字化时代,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支付等领域。然而,近期的一项实验表明,一些简单的方法就能轻易破解人脸识别。为了提高安全性,活体检测与3D人脸识别技术成为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刷脸体验。

千帆应用开发平台“智能体Pro”全新上线 限时免费体验

面向慢思考场景,支持低代码配置的方式创建“智能体Pro”应用

立即体验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手机解锁到支付验证,它为我们带来了便捷和安全。然而,最近的一项实验却引发了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安全性的担忧。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下属产学研企业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RealAI团队展示了一项简单的手机攻击技术: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镜”,19部手机刷脸识别被“秒解”。这项实验引发了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安全性的担忧,也提醒我们必须关注人脸识别技术的升级和改进。
那么,为何号称“破解概率百万分之一”的人脸识别技术会如此不堪一击?原来,攻击测试人员成功解锁手机后,可任意翻阅机主的微信、信息、照片等个人隐私信息,甚至还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等个人应用APP的线上身份认证完成开户。这不仅让人担忧个人隐私的泄露,更让人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活体检测与3D人脸识别技术成为了对抗“假脸”的关键。活体检测是一种判断人脸真伪的技术,故又称之为反人脸欺诈检测。在人脸识别应用中,活体检测能通过眨眼、张嘴、摇头、点头等组合动作,使用人脸关键点定位和人脸追踪等技术,验证用户是否为真实活体本人操作。普通的2D成像是用平面传感器接收被拍摄物体反射或者发出的可见光,从而形成二维图像。2D成像便存在物体特征信息损失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2D成像并不支持与物体三维信息的测量。但3D传感技术实现了物体实时三维信息的采集,为后期的图像分析提供了关键特征,智能设备能够据根据3D传感复原现实三维世界,并实现后续的智能交互。
活体检测与3D人脸识别相结合,可有效抵御照片、换脸、面具、遮挡以及屏幕翻拍等常见的攻击手段,从而帮助用户甄别欺诈行为,保障用户的利益。如果说人脸识别技术识别了人的身份,那么活体检测就是用来识别是否是真人。
那么如何提高手机刷脸的安全性呢?首先,用户应选择采用活体检测和3D人脸识别技术的手机品牌和型号。这些手机在解锁时会对用户进行活体检测,以确保面部信息的真实性。其次,用户应定期更新手机系统和应用程序,以确保其安全性。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设置复杂的密码和PIN码来提高手机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虽然人脸识别技术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用户仍需关注其安全性问题。通过采用活体检测和3D人脸识别技术,以及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我们可以提高手机刷脸的安全性,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相信人脸识别技术会变得更加成熟和安全。而我们作为用户,也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以便更好地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article bottom image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