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普及系列:中国AI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作者:热心市民鹿先生2024.01.08 00:50浏览量:12

简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对AI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然而,人才短缺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AI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AI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的现状,并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同时,为解决AI人才短缺问题,文章还将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千帆应用开发平台“智能体Pro”全新上线 限时免费体验

面向慢思考场景,支持低代码配置的方式创建“智能体Pro”应用

立即体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为炙手可热的新兴领域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AI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应用,人才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制约中国AI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AI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的现状,并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同时,为解决AI人才短缺问题,文章还将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中国AI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AI技术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中国AI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31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然而,与AI产业的迅猛发展相比,AI人才的培养却相对滞后,导致AI人才短缺问题愈发严重。据《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19-2020年版)》显示,包括人工智能芯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及计算机视觉在内的人工智能典型技术方向人才严重不足。报告通过岗位人才供需比值来反映人工智能产业各技术方向岗位和不同职能岗位的人才供需情况。岗位人才供需比的计算方式为意向进入岗位的人才数量/岗位数量。报告显示,人工智能不同技术方向岗位的人才供需比均低于0.4。其中,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岗位的人才供需比最低,分别为0.08、0.09。通过上图,具体来看,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语音岗位的人才供需比最低,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实际上,计算机视觉是人才需求最为集中的技术方向之一。但由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关键词曝光度高,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人才供给向机器学习方向聚集。同样有着较高需求程度的计算机视觉相关岗位却面临人才供给相对不足。
二、AI人才短缺的原因分析

  1. 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国的AI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渠道。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但培养规模和课程设置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此外,由于AI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教材和课程往往滞后于最新技术发展,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2. 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国内AI产业的发展环境和待遇相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导致大量国内优秀的AI人才流向海外或其他行业。同时,国内高技术犯罪的日益猖獗也使得一部分AI技术专家转行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
  3.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AI领域,对AI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传统企业往往缺乏对AI技术的了解和掌握,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AI人才。
    三、解决AI人才短缺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4. 加强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AI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应加强AI专业建设和教材编写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还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AI教育理念和资源。
  5. 提高产业环境和待遇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AI产业的支持力度,优化产业环境,提高产业待遇水平。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的AI人才。同时,企业也应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
  6.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传统企业应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拥抱新技术和新模式,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合作,共同探索智能化转型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之,解决中国AI人才短缺问题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起完善的AI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产业环境和待遇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才能真正解决AI人才短缺问题,为中国AI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article bottom image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