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天气预测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完整的源码教程
2024.01.17 21:25浏览量:8简介:在本次课设中,我们将通过Python分析天气数据并可视化结果。我们将使用Pandas进行数据处理,Matplotlib和Seaborn进行数据可视化,并使用Scikit-learn进行预测。通过完整的源码教程,帮助你掌握从数据导入到预测和可视化的全过程。
千帆应用开发平台“智能体Pro”全新上线 限时免费体验
面向慢思考场景,支持低代码配置的方式创建“智能体Pro”应用
在本次课设中,我们将通过Python对天气数据进行预测和可视化。我们将使用Pandas进行数据处理,Matplotlib和Seaborn进行数据可视化,并使用Scikit-learn进行预测。
首先,我们需要导入必要的库。在Jupyter Notebook中运行以下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r2_score
接下来,我们从CSV文件中加载天气数据。假设数据文件名为weather.csv
,并且包含日期、温度、降水量等列。
# 加载数据
data = pd.read_csv('weather.csv')
# 显示数据前5行
print(data.head())
我们将对日期列进行解析,并将其作为索引。这样在可视化时可以正确显示日期。
# 解析日期列
data['date'] = pd.to_datetime(data['date'])
data.set_index('date', inplace=True)
接下来,我们将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清洗。假设我们需要预测明天的温度,因此需要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我们将使用前70%的数据作为训练集,后30%的数据作为测试集。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train, test = train_test_split(data, test_size=0.3, random_state=42)
在训练集中,我们将使用前一天的降水量来预测当天的温度。我们将选择前一天的降水量作为特征,当天的温度作为目标变量。
# 特征和目标变量
features = ['precipitation']
target = ['temperature']
# 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的特征和目标变量
train_features = train[features]
train_target = train[target]
test_features = test[features]
test_target = test[target]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进行预测了。我们将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并计算模型的性能指标。我们将使用均方误差(MSE)和R平方值(R^2)来评估模型的性能。
# 创建线性回归模型对象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 在训练集上拟合模型并预测测试集的目标变量值
model.fit(train_features, train_target)
predictions = model.predict(test_features)
# 计算均方误差和R平方值
mse = mean_squared_error(test_target, predictions)
r2 = r2_score(test_target, predictions)
print(f'均方误差:{mse}')
print(f'R平方值:{r2}')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