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竞速比赛模型组深度解析

作者:有好多问题2024.08.16 19:22浏览量:53

简介:本文深入解析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竞速比赛模型组的比赛细则,涵盖比赛构成、车模要求、赛道设计、任务详解及实际操作建议,为非专业读者揭开智能汽车竞赛的神秘面纱。

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竞速比赛模型组深度解析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汽车竞赛已成为检验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的竞速比赛模型组,更是吸引了众多高校学子的关注与参与。本文将对该组别的比赛细则进行深度解析,帮助参赛者更好地了解比赛要求,提升竞赛水平。

一、比赛构成

百度完全模型竞速赛分为三个阶段:线上资格赛、线下分区赛和全国总决赛。组委会综合考虑线上资格赛(占10%)和线下分区赛(占90%)的成绩来选拔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队伍。组委会还将从报名的学校中,随机向不少于100个学校提供百度EdgeBoard计算卡免费借用资格,以支持参赛队伍的技术研发。

二、车模要求

  • 车模类型:采用I型车模,要求自行设计制作车模外壳,车模尺寸无限制。
  • 控制单片机:使用英飞凌(Infineon)或恩智浦(NXP)出品的单片机,数量不限。
  • 视觉模型部署:部署在百度的Edgeboard上,且摄像头必须直连到EdgeBoard计算卡。可使用的EdgeBoard型号包括EdgeBoard赛事专用卡(推荐)和FZ3B赛事定制版。
  • 车壳要求:车模必须带有车壳,且车壳需完整包裹车辆本身,保证车壳的完整美观,避免在比赛中对场地和人员造成伤害。

三、赛道设计

赛道环境:以室内循环赛道为基础,赛道材质和规格保持一致。在赛道上增加了若干元素,如危险区、救援区、坡道、追逐区等,以模拟城市反恐主题,引导车模完成特殊任务。

任务元素

  • 危险区:需躲避路上的障碍,如锥桶和路障,避免碰撞。
  • 救援区:根据路旁立牌人员的类别选择停靠区域,并停车片刻后启动。
  • 坡道:需谨慎行驶,利用路旁标志提前预知并判断行驶策略。
  • 追逐区:需与不同类型的道具小车进行互动,如避让、阻拦或撞击。

四、任务详解

  • 出发与结束:车模从起点斑马线前1米范围内出发,沿赛道运行一周,重新驶过斑马线结束比赛。若未能停在斑马线后1.5米范围内,则加罚5秒。
  • 特殊路段处理:在危险区、救援区、坡道、追逐区等特殊路段,车模需按指定方式通过。若冲出赛道或无法继续前进,可手动救援并重新启动,但每次出发仅可使用一次手动救援,并额外罚时30秒。
  • 罚时规则:如碰撞锥桶、未按规定停车、未执行追逐区任务等,均将按规则进行罚时。

五、实际操作建议

  1. 充分准备:提前熟悉比赛规则,设计制作符合要求的车模和控制系统。
  2. 精细调试:在比赛前进行多次模拟测试,确保车模在赛道上能够稳定、准确地完成任务。
  3. 团队协作: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解决比赛中遇到的问题。
  4. 心态调整: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减少失误。

结语

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竞速比赛模型组不仅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一次创新与实践的盛宴。希望本文的解析能够为参赛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帮助,祝愿各位选手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