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中国内地科研力量的崛起
2024.08.28 12:55浏览量:12简介:2022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发布,中国内地科学家表现抢眼,共有1169人入选,占比16.2%,与美国差距进一步缩小。本文分析榜单数据,探讨中国科研力量的崛起及其在全球科研领域的影响。
千帆应用开发平台“智能体Pro”全新上线 限时免费体验
面向慢思考场景,支持低代码配置的方式创建“智能体Pro”应用
在全球科研领域,一年一度的『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始终备受瞩目,它不仅是对科研工作者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尺。近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中国内地科学家以1169人的佳绩再次证明了我国科研力量的蓬勃发展。
榜单概览
本年度榜单共收录了来自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的6938名科学家,他们均是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具有重大和广泛影响力的顶尖人才。榜单的评选基于科学家在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发表的高被引用论文数量,这些论文均被SCI和Web of Science收录,且被引次数位居该领域前1%。
中国内地表现
显著增长与差距缩小:中国内地今年共有1169名科学家入选,占比达到16.2%,这一数字较去年有了显著提升,并连续四年保持增长态势。与美国相比,虽然美国仍以2764人的绝对优势位居榜首,但中国内地与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机构与高校亮点:在机构排名中,中国科学院继续稳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哈佛大学,这体现了我国科研机构在全球科研舞台上的重要地位。此外,清华大学也表现抢眼,位列全球机构第五名,成为中国内地高校中的佼佼者。从高校入选数来看,清华大学以73人次位居首位,湖南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等也均有不俗表现。
科研领域分布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国内地共有43名科学家入选,占入选总人数的37.4%,这一比例较去年有所提升。这表明我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
此外,榜单还显示,临床医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化学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也是高被引科学家的主要集中地。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相关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跨领域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榜单中还有部分科学家在多个领域均获得了高度认可。他们不仅在各自的主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能够在跨学科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强大的跨领域研究能力。
总结与展望
2022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的发布再次彰显了我国科研力量的崛起。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以及科研投入的持续增加,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科研将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我们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培养创新人才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总之,『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不仅是对科学家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全球科研实力的一次大检阅。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