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 - 基于动态路由的用户多向量召回:打破单一兴趣桎梏

作者:KAKAKA2024.03.18 14:28浏览量:7

简介:本文深入解析了MIND模型如何通过动态路由算法实现用户多兴趣建模,有效解决了单一向量召回无法准确表征用户多样化兴趣的问题,提升了推荐系统的准确性和用户满意度。

千帆应用开发平台“智能体Pro”全新上线 限时免费体验

面向慢思考场景,支持低代码配置的方式创建“智能体Pro”应用

立即体验

在推荐系统中,召回阶段是一个关键环节,其目标是快速、准确地从庞大的物品库中筛选出与用户兴趣匹配的项目。传统的召回方法通常采用单一的用户向量表示用户的兴趣,然而,这种方法无法准确反映用户多样化的兴趣,导致推荐结果的准确性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MIND模型应运而生,它采用基于动态路由的用户多向量召回方法,打破了单一兴趣的桎梏。

MIND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将用户的行为序列聚合成多个兴趣向量,每个向量代表用户的一个潜在兴趣。这样,就可以更全面地描述用户的兴趣偏好,提高推荐的准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MIND模型采用了胶囊网络的动态路由算法。该算法通过迭代更新每个胶囊的输出向量,使其逐渐逼近真实的用户兴趣向量。

在具体实现上,MIND模型首先接收用户的行为序列和用户画像特征作为输入。用户行为序列包括用户与物品的交互记录,如点击、购买等。每个行为记录都包含物品的类目ID、店铺ID、品牌ID等特征。这些特征经过动态路由算法的处理,被聚合成多个兴趣向量。同时,用户画像特征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提供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最终,这些兴趣向量与用户画像特征拼接,并通过多层ReLU激活函数生成最终的用户多兴趣向量。

在训练阶段,MIND模型采用了一个Label-aware Attention层来辅助训练。这个层的作用是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目标物品的标签信息,为每个兴趣向量分配不同的权重。这样,模型可以更加关注与用户目标相关的兴趣向量,提高推荐的准确性。

在召回阶段,MIND模型使用用户的多个兴趣向量分别去离线计算好的ElasticFaiss库里检索top k的物品。ElasticFaiss库是一个高效的近似最近邻搜索库,它可以快速地从大规模物品库中筛选出与用户兴趣向量相似的物品。通过这种方法,MIND模型可以快速地生成一个与用户兴趣匹配的物品候选集,为后续的排序阶段提供有力的支持。

MIND模型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效果提升。与传统的单一向量召回方法相比,MIND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用户的多样化兴趣,从而提高推荐的准确性。此外,由于MIND模型采用了动态路由算法,它可以自适应地调整每个兴趣向量的权重,使得推荐结果更加个性化。在实际应用中,MIND模型已经在多个推荐场景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总之,MIND模型通过基于动态路由的用户多向量召回方法,打破了单一兴趣桎梏,提高了推荐系统的准确性和用户满意度。它的成功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推荐系统中的召回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MIND模型在未来的推荐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article bottom image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